面對全球人口將於2050年突破90億大關,以及全球耕地面積減少、氣候變遷等問題,全球糧食作物必然出現短缺危機。中央研究院院士余淑美表示,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為當前解決之道,民眾不需對基因改造作物在食品安全及環境上感到憂慮。政府應放寬基因工程研究限制,增加生物科技產業競爭力。

      中央研究院於26日晚間舉辦知識饗宴講座,邀請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余淑美院士演講「世界糧食安全與危機:何從?何去?」,為近年來全球糧食危機議題指引一條可行方向。

      人類自從進入農耕時代後,為解決糧食不足問題,育種行為即不斷在人類歷史中出現,透過雜交使作物穀粒變大,產量提高。至1960年代,出現第一次綠色革命,即透過育種育成能抗倒伏及矮化的小麥及稻米品種,使作物能透過施用氮肥加以增產,人類順利度過糧食危機。然而自第一次綠色革命以來,全球耕種面積的增加仍不敵快速上升的人口壓力,因此希冀從分子生物學找尋解決之道。

      關於分子生物學應用在作物育種上,余院士說包括分子輔助標記育種(Marker-assisted selection,MAS)及基因工程改造法。

      早期使用分子輔助標記育,利用DNA層次有效地篩選出合用如抗病蟲害的基因,再藉由雜交引入。分子輔助標記育種方法雖然使糧食增產的效率提高,但其作物仍須數代回交以移去不良基因。

      基因工程改造法能更快速地提高作物產率、並能更精確地引入適當基因。除了同種作物之優良基因可被引入外,不同種作物之優良基因,如耐旱、耐淹水基因等,也可被引入。此法除了能克服糧食短缺,也能減少因氣候異常造成之農業損失,並可快速對抗病蟲害威脅,甚至可增加耕地面積。目前基因工程改造作物努力的方向包括「提高作物產量」、「提高耐乾旱能力」及「提高糧食營養成分」。

      在民眾關心的基因工程改造作物之食品安全及環境生態議題上,余院士說人類自古以來即接收過許多不同物種插入之DNA片段,病毒感染即為一例,民眾不必視基因工程過度恐懼。食品安全上,基因改造食品於銷售前,會進行生物安全性評估,確保民眾健康;而人體分泌許多消化液,可分解基因改造食品內各種DNA及蛋白質,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。余院士更以豆干為例,國內約90%之黃豆仰賴進口,自九十年代以來引進的豆類多已為基因改造食品,至今仍未聞民眾食用豆干導致健康危害,反倒食品內添加的防腐劑或添加物才更需被注意。在環境生態議題上,基因改造作物於種植前會經田間生物安全評估;作物之花粉傳播可靠加圍籬或隔壁等良好管理方式控制,避免生態危害。

      余院士在演講最後呼籲政府,放寬基因工程研究的限制。台灣農業技術優良,生物科技潛力不容忽視。透過基因工程改造作物的研究,可增加台灣在生物技術產業的專利,並讓糧食增產,提高糧食自給率,小農也不必忍受大財團提供之基因改造種子,產量及農民收入必可增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leo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